當 “空中絲綢之路” 的樞紐脈動與 “一帶一路” 的開放基因深度融合,鄭州航空港區正以國家級戰略平臺之姿,在中原大地擘畫 “規模、人才、政策” 三位一體的發展新圖景。
從電子信息產業的全球智造高地,到生物醫藥領域的國際創新樞紐,這片嶄新的土地,正通過產城融合、產教融合的創新模式,重新定義中國產業升級的 “港區標準”。


千億產業矩陣成型
規模驅動的增長極
PART ONE,
1. 電子信息:全球智造高地
以富士康、超聚變、龍芯為龍頭,2024 年實現產值 5180.8 億元,占全省 80% 以上。依托 “區港一體化” 模式,貨物通關時效提升 60% 以上,企業運輸成本降低 50% 以上,讓產品 72 小時直達歐洲市場。
2. 新能源汽車:中原動力核心
比亞迪鄭州基地 2024 年生產整車 54.5 萬輛,占全省近 80%,2025 年產能將突破 100 萬輛!圍繞汽車城規劃的 31.4 平方公里產業生態圈,已集聚寧德時代、宇通等核心供應商,形成 “研發 — 制造 — 后市場” 全鏈條。港區與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共建 “智能制造 + 新能源汽車” 產業學院,每年定向輸送高端制造人才超 2000 人。
3. 生物醫藥:國際創新樞紐
中原醫學科學城匯聚 5 家省級實驗室、12 個臨床研究所,吸引碧迪、飛利浦等跨國企業及 264 家本土創新企業,全國醫藥工業百強覆蓋率超 30%。中歐國際醫療合作產業園的揭牌,更將通過瑞士海外協同中心,打通 “技術引進 — 本土轉化 — 全球輸出” 通道。
產教融合新模式
人才供給的精準引擎
PART TWO.
1. 教育矩陣加速崛起
科創城片區 8 所高校同步建設,河南電子科技大學(籌)聚焦芯片與人工智能,鄭州航空航天大學(籌)錨定低空經濟與航空制造,預計 2027 年全面建成后,每年將輸送超 5 萬名涵蓋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領域的人才。國際教育集團創新 “教育 + 產業 + 城市” 模式,與河南技師學院共建產業學院,規劃在校生規模 4500 人,首批 1500 名學生已入學。
2. 職業培訓賦能產業
國際教育集團開展的互聯網營銷師培訓,采用 “理論 + 實操 + 孵化” 三維模式,學員平均就業周期縮短至 15 天,就業率達 92%,預計年內輸送 500 余名持證人才。針對生物醫藥領域,中信大健康產業創業基地啟動建設,提供從藥物研發到臨床試驗的一站式服務,目標吸引 50 家創新藥企入駐。
3. 人才政策磁吸效應
港區推出 “中原特區人才計劃”,頂尖人才(團隊)可獲最高 1 億元綜合資助,博士人才購房補貼最高 200 萬元。已上線 737 套人才公寓,入住率超 80%,應屆畢業生可享受 3 年免租政策。比亞迪 2025 年春季招聘會一次性釋放 2 萬個崗位,帶動 6 萬產業工人集聚港區。
產城融合新生態
政策護航的發展沃土
PART THREE.
1. 產業園區高度聚集
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領域產業園集群發展,入駐企業三年增長超1倍,從核心制造到配套服務的產業鏈全面貫通,本地配套率提升至 65%。“龍頭引領 + 配套跟進” 的生態加速形成,2024 年園區總產值突破 6000 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 2000 億元。
2. 15 分鐘生活圈構建
港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36.6%,基礎設施覆蓋 220 平方公里,道路通車里程超 600 公里,形成15分鐘生活圈,半小時通勤圈。51184 套公租房和 800 套人才房已交付使用,保障性租賃住房 51409 套投入使用,基本滿足人才居住需求。
3. 政策紅利疊加釋放
隨著各類補貼政策的出臺與完善,管委會大力招商引資資金支持的背景下,真正實現 “政策紅利 + 資本助力 + 人才安居” 的三重保障。

中南高科
閩港智造產業園
ZOINA HI-TECH
中南高科·閩港智造產業園位于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原醫學科學城工業十路以南,華夏大道(雙向八車道)以東。首期占地約163畝規劃產品包括獨棟智能廠房、研發廠辦、產業大廈,規劃建筑面積約15萬㎡,總投資約12億元。
完善配套,縱享繁華:周邊配套完善,2公里覆蓋5所專科院校,20余個工業園區,距離京港澳高速口約3公里,距離新鄭國際機場約22公里,距離鄭州航空港高鐵站21公里。

魔變空間,大小隨心:規劃570-6000m²高定智造空間,產品涵蓋3層獨棟框架、5層/8層分層廠房,可靈活分割,滿足不同階段企業對制造空間的訴求;同時支持廠房定制,按需調整結構、荷載、層高等各類指標。

多元產服,企業無憂:中南高科產業服務搭建“2+4+6+N”服務體系,集聚企業發展要素資源,構建產業發展服務生態,打通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市場的鏈接,與企業實現共生式發展。

限量優惠現房在售,即買即投產
歡迎廣大企業主入駐!
招商熱線:400-0123-021
全國200+產業園廠房招商中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免責聲明:
1.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對相關圖片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圖片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系,僅供讀者參考。
文章來源《網絡》
